網球肘的剋星–遠絡療法

網球肘(手肘外髁部位的疼痛)是復健科、骨科門診經常碰見的問題,由於在治療過程,需要患者配合肘部關節休息,確實不易做到,因此治療效果不彰。但在學習遠絡療法D班以後,惱人的網球肘治療不再費時耗日,讓我輕而易舉的讓網球肘俯首稱臣。

網球肘又稱『家庭主婦肘 』『投手肘』。這種病症是肘關節外側,肱骨上髁附近疼痛,有壓痛感,而且當從事需要前臂用力、手腕屈伸甚至轉動的動作時,會使手臂感到酸重無力甚至連用手要拿起一個水杯都有困難,即使在休息的時候,手臂伸側的肌肉也有緊繃的不適感。

在傳統西醫網球肘的病理病態,是認為病兆起源於手前臂到腕關節的伸直肌肉群,藉一條共同的肌腱附著在肱骨末端的骨突-肱骨外上髁。當手腕及前臂使用不當或過度使用,會使相關身肌肉群由於牽扯的力量太過,超過可承受的程度,因而出現了上述的症狀,若病程繼續發展下去,手肘外側的肌腱過度疲勞,發生疼痛,尤其手用力握緊,扭動東西如毛巾或拿掃帚打掃或拿鍋鏟炒菜,痛楚都會加劇,讓患者手部不敢用力抓握。

這情形最常見於打網球之運動者,尤其是揮打反手拍時最易引發或家庭主婦由於太過前臂用力扭轉的家務,抱孩子時間過長,手提過重的菜籃,反覆搓洗衣物,造成肘腕關節伸側肌肉負荷過重,使肌肉過度疲勞產生傷害。

傳統的西醫治療方式局部注射止痛藥加肌网鬆弛劑物理治療(熱敷、經皮電神經低週波止痛、干擾波止痛、超音波…etc.在局部處理)及肘部束縛帶輔助治療,雖然亦有效,卻要費時較久,甚至療效維持不久,容易復發。

上完『遠絡』D班課程,柯老師強調要先把疾病的病理病態分清楚 , 是局部性毛病還是中樞性毛病,若不是局部性疾病,那就是中樞性疾病了。

何謂局部性疾病:

1  局部性、片側性只有明顯受傷之病史的疼痛原因。

2  疼痛處為固定性,不會移動變化。

3  在發生疼痛時有局部發炎症狀(腫脹、疼痛或發熱…等)。

4  沒有合併四肢疼痛酸痛甚至發麻之症狀。

釐清了疾病的原因之後,利用『遠絡』來治療網球肘的疼痛就輕而易舉了。

從『遠絡』的觀點,大多數的網球肘(90%以上),是中樞性毛病,那是源自胸椎或腰椎扭傷造成脊髓炎症,造成的疼痛部位是影子而已,它造成的疼痛部位可能是肘、手腕,甚至肩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疼痛等等。若是只針對影子之疼痛部位去治療,治標不治本效果當然不好。若針對源頭去治療,當然有立竿之效。

案例一

陳先生,50多歲,網球教練,一直從事網球教學亦常參加網球比賽,右手慣用手(右手打網球)。最近4個月因右肘關節部位酸痛就醫,西醫骨科、復健科醫師診斷為右網球肘,經過復健物理治療(右手肘部位)及藥物治療已超過3個月,症狀時好時壞,療效不彰。經人介紹來求診,詢問病史,沒有合碰撞外傷病史,按『遠絡』柯醫師之理論,那一定是中樞毛病,由於病人為網球教練,活動量很大,推測胸椎、腰椎旋轉或受力不當,易造成受傷而不自知,經檢查在胸椎相對應部位之胸骨上T5-6 level有非常明顯的疼痛點,以『遠絡』手法(瀉法)治療之後,當下立即緩解7-8成左右,然後再以補瀉儀治療一個星期(六次),就完全治癒。治癒後,患者直呼真是神奇。

案例二

王太太,30歲,家庭主婦,左肘部位痠痛有一年多,慣用手為右手,經西醫骨科、復健科醫師診斷為左網球肘,經過復健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超過半年,症狀時好時壞,療效不彰,經人介紹來找我治療。

詢問病史:沒有任何碰撞外傷病史,按『遠絡』柯醫師之理論,那一定是中樞問題。經檢查在L4-5腰椎相對應之前腹部(任脈)L4-5 level找到疼痛點,以『遠絡』手法(瀉法)治療之後,當下立即緩解7-8成左右,然後再以補瀉儀治療一個星期(六次)完全痊癒。

討論

在傳統有關網球肘(肘關節肱骨外髁炎)的理論,主要的論述是由於手腕前臂伸側肌肉群的過度不當使用,使得伸肌肌肉群在肘部外髁之附著處發生炎症(lateral epicondyle of elbow),引起肘部外髁的疼痛,很少提及肘部疼痛和頸椎、胸椎或腰椎的相關性。

學習『遠絡』班以後,柯醫師提及肘部位的疼痛(若不是局部碰撞造成,就一定是中樞脊隨之炎症造成)和頸椎、胸椎、腰椎都有相關,由疼痛部位的生命體流線來判別是由頸椎或是胸椎或足腰椎造成引起的。這是…個嶄新的觀念,直得我們在深思研究的。

把柯醫師有關肘部位疼痛的理論應用在臨床治療上效果非常的神奇,有戲劇化立起沉珂之效。

由臨床的治療和療效來推測,我認為當打球、提重物時不只是只有手及肘部,肩部在做動作還需要上半身頸椎、胸椎及下半身腰椎、薦椎的適當活動動作的配合,才可以完成一貫的動作。打網球運動者,可能由於扭轉身體動作太大不自覺扭傷了頸椎、胸椎或腰椎,造成相關脊椎之脊髓(spinal cord)發炎,引起了投射到肘部的疼痛。家庭主婦無論抱小孩、提菜籃雖然是由手、肘及肩的動作完成,但仍需要頸椎、胸椎及腰椎活動來配合,才可以順利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在這連串動作過程中,若不甚扭傷頸椎、胸椎或腰椎而不自知造成相關脊椎之脊髓(spinal cord)炎症,就會造成投影在肘部的疼痛,甚至會投影到其他部位,如肩關節、手腕關節甚至踝關節之疼痛。

柯醫師告訴我們疼痛的部位,通常只是一個影子而已,我們必須去找到它的源頭,才有百分之百的治療效果。

結論

治病必求其本,學習『遠絡』之後,診病的思維不在侷限在手痛看手,腳痛摸腳,而有較大的空間去思考。很多患者的疼痛部位,只是影子的投影部位而已,源頭大都在脊椎(頸椎、胸椎或腰椎)的脊髓發炎造成,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也因為有了『遠絡』的介入,治療疼痛變的容易且輕而易舉。最後要感謝柯老師的教導,祈願我們有一個無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