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遠絡

一、簡介
遠絡醫學主要利用遠處的經絡按壓,藉以調整經絡的流動,達到解除身體上的疼痛疾病,恢復健康。「遠絡醫學」的研發人為在日本習醫行醫33年的臺灣旅日柯尚志先生醫師,利用曾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習針灸所紀錄下的有效穴道,在日本經歷了數千病例的驗證,思考出中國易經上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加以活用,使遠絡醫學的治療效果,令人讚歎之餘也想一睹其風采,從其著作「沒有消除不了的疼痛」則可看出ㄧ絲端倪。
二、起源
遠絡醫學創始者柯尚志醫師是西醫麻醉科出身,曾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習針灸學,學成之後回到日本用十餘年的臨床研究,從臨床實驗找出並統計出 150多種的「一針見效」治療法。柯尚志醫師所謂的「一針見效」是指插一根針可在2分鐘之內,將一處的局部疼痛症狀消除百分之七十以上。「一針見效」有極高的治療效果,特別是局部症狀更是被肯定。
遠絡醫學的治療法從「一針見效」得到靈感而繼續研究,找出中醫與西醫的問題加以修正之後,從修正的方法中整理出理論的系統化,更以治療難治性疼痛即症狀為主要治療目標。
三、理論何在?
人體臟器的各種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等),都有「生命體流」的各種流動(即血液、淋巴、神經、離子、空氣、水分等各種物質的流動),各系統之間都有相互關係存在,若生命體流有一處發生阻塞,人體就會產生疼痛(Sharp pain)、酸痛沉重感(Dull pain)、發麻(Numbness),如果將被阻塞處的生命流體與其他相關的「生命流體線」連接起來即可使其通暢,症狀就會自然消失,

也就是說只要瞭解各生命體流之間的關係,並理解其間的連接方式之後,應用在臨床治療上,就能將所有的局部症狀消除。
現在的醫師做診斷都是從檢查,從檢查方式找出病名(找出病名不一定能找出病因),再根據病名做治療,而遠絡療法並非如此。遠絡醫學的基本思考邏輯是先回到醫療的最原點,一切治療的診斷根基來自「病理病態」,先分析其症狀來正確地找出病因,分析時要用以下「三個觀點」作為判斷「病理病態」的新思維:

1.從「點」的觀念思考
2. 從「橫的關係」思考
3.從「上下關係」思考
例如:疼痛(Sharp pain)、酸痛沉重感(Dull pain)、發麻(Numbness),與知覺神經的關係要從上述的「三個觀點」做以下的分析:
1.從「點」的觀念思考
■疼痛(Sharp pain)的發生:超過疼痛閾值時,Aδ開始上升。
■酸痛沉重感(Dull pain)的發生:流量超過飽和度時Aδ上升到一定值,C-fiber開始上升。
■發麻(Numbness)的發生:生命體流完全被阻斷時,Aδ 達到最高值,Aβ開始上升。

2.從「橫的關係」思考
所謂「橫的關係」意指陰陽五行的關係。例如因L4,5的 hernia一旦生命體流AyIII被阻斷,就會繼續依AyII→AyI的順序阻斷下去。Numbness的情況也是一樣,發麻症狀會依 AyIII→AyII→AyI的順序繼續產生。例如:L4,5腰椎hernia(AyIII)造成腳發麻的情形,其發麻順序會先從腳的外側(AyII)到腳的前面(AyI),

3.從「上下關係」思考
Atlas(腦幹)C1的生命體流被阻斷,從腦幹部開始到脊椎的生命體流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因神經交叉影響到上位中樞,就會產生兩腳趾及兩手指的前端開始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