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特徵是非常的癢,通常在嬰幼時期開始出現,大約一半的病患是在一歲前發病,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病患會在後來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或過敏性結膜炎。
異位性皮膚炎在歐美先進國家的盛行率大約在10%~20%之間,而在台灣
有異位性體質的人,保守估計約佔人口的15%;臨床症狀表現,通常在嬰幼時期開始出現,大約一半的病患是在一歲前發病,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病患會在後來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或過敏性結膜炎。
本案例起初設定的目標是希望在『遠絡』治療後,能儘快減少對藥物的使用,包括口服藥與外用藥,特別是類固醇類藥物。經過近三個月『遠絡』治療結果除減少用藥外,更意外地提高小朋友注意力與學習能力,值得所有家長及醫師省思。
楊小妹妹從未滿週歲起,在臉上與四肢伸展側常出現許多淺紅色、粗糙的紅斑與丘疹,晚上睡覺時常常東抓西抓,還要父母幫忙抓,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只見背上身上抓痕累累。這種情形一旦遇到感冒時更加麻煩,癢到整個晚上翻來覆去,又是咳嗽、又是流鼻水、又要抓癢,看在她父母親的眼裏,都覺得好心疼不捨。同時,一夜折騰下來,大人也沒睡好覺,連第二天工作也受到影響,真是雙重打擊。
『遠絡』的治療
『遠絡』介入治療是從去年1 0月底開始,起初設定的目標是希望能儘快減少對藥物的使用,包括口服藥與外用藥,特別是類固醇類藥物。從『遠絡』觀點:皮膚與內臟問題皆與自主神經相關,因此治療必須從中樞著手,而不是病人表現在外,四肢及末稍的問題。
剛開始介入治療,正值秋冬季節轉換之時;頭一個月,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楊小妹妹還是抓痕累累,特別是四肢屈側窩和膝窩處,還是形成苔蘚化的濕疹,也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典型表現症狀『四彎風』;但是根據家屬描述:鼻子、眼睛過敏症狀,特別是早上起床後,打噴涕、揉眼睛的頻率,有明顯地減少。
在這一個月門診治療期間,發現楊小妹妹有比一般小朋友較過動活潑的情形,伹還未至於到所謂「過動兒」診斷標準,調整治療再經一個多月後,皮膚、鼻子、眼睛的不舒服症狀,皆大輻改善;若有用藥,頂多用到少量口服長效抗組織胺來幫忙。而讓人比較高興的是,楊小妹妹以前考試從未考到前五名,而這次三年級上學期期未考,竟然考到了前三名,對這樣的成果,她的父母都感到非常高興。
異位性慶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在歐美先進國家的盛行率大約在10%~20%之間,而在台灣有異位性體質的人,保守估計約佔人口的15%;臨床症狀表現,通常在嬰幼時期開始出現,大約一半的病患是在一歲前發病,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病患會在後來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或過敏性結膜炎
異位性皮膚炎最主要的特徵是非常的癢,常有病患說自己癢到晚上根本無法入睡,有些人甚至抓到流血流湯,也有人說癢到快死掉,最惱人的是,晚上睡覺時會覺得特別癢,所以對白天工作或上課造成很大的影響。長期嚴重搔抓的結果,就是全身抓痕累累,特別在肘窩和膝窩彎曲的地方,當然皮膚就會出現濕疹樣的變化。初期皮膚會發紅、脫屑,嚴重時會起水疤,甚至流湯流水;隨著病情發展,皮疹會越來越厚越粗,變得比較不紅,然後逐漸出現苔蘚化、癢疹、有如牛皮癬樣的外觀。
就年齡發展而言,嬰幼兒時期好發於臉上、頭皮、與四肢伸側,這時期皮疹較屬於急性期濕疹,臉上病灶往往呈現紅色變化,伴有滲出液與輕微的脫屑與丘疹。隨著年龄長大,到了兒童期,病灶主要出現在四肢屈側彎曲處或脖子等部位,皮膚會變得較粗厚,出現苔癬化特徵,病灶顏色在急性期會很紅,但大部份時間則呈現淡粉紅色或粽色,往往上面會伴有一層皮屑。由於這樣的體質會伴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的問題,所以長期鼻塞會導致眼窩周圍慢性鬱血,因而出現黑眼圈;由於免疫力功能失調而容易出現皮膚感染的問題,包括膿痂疹、單純性疤疹病毒感染等。
『遠絡』觀點
在『遠絡』觀點,皮膚與內臟問題皆與自主神經相關,也就是治療必須由中樞調整著手,而不只是單純注意病人表現在四肢末稍嚴重搔癢抓癢問題。
用『遠絡』調整病患的生命體流線,治療時間有時可能要長達數個月的時間,但是不用打針;另外,還可依病患情況選擇適當的按點刺激方式,特別是小朋友,藉以達到非侵襲性,甚至無痛的治療。這難道不是我們在未來所應慎重考慮的一種治療選擇嗎?
台湾林昆海診所林景斌醫師案例